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聚焦三大业务,2025年整体保持稳健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制造商、国内前二的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企业、国内唯一量产动力类预镀镍材料的供应商。 公司将聚焦三大业务方向,一是丰富汽车热管理产品矩阵,由汽车热管理零配件供应商转型为集成服务商,大幅度提高单车价值量;二是发挥公司在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外壳材料方面的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聚焦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材料两大核心方向,与头部技术团队合作,打造拳头产品;三是开发固态电池材料。 2025年公司预计整体保持稳健,其中家电电加热板块保持平稳,新能源汽车PTC板块保持快速地增长,工业装备板块有所下滑,新材料板块扭亏为盈。 合作上海织识,拓展机器人电子皮肤业务 公司近日与上海织识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拓展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在汽车出行领域的应用和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达成一致意向。 上海织识以柔性织物压力传感技术为核心,致力于为智能汽车、医疗护理、体育运动、机器人等领域客户提供涵盖传感器设计、软硬件研发以及算法输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上海织识是国内唯一一家耐久性实现车规级、精度实现仪器级的柔性织物传感器企业,相比竞争对象有着非常明显先发优势。公司将战略入股上海织识智能,合作领域包括拓展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在汽车出行领域的应用、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是38.21、41.34、45.16亿元,EPS分别为0.19、0.23、0.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6、21.8、20.2倍,预计公司2025年业务保持稳健,同时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家电、汽车业务有望为机器人业务带来协同作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家电、新能源车、光伏等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机器人业务拓展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大上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东方电热(300217) 4月23日,公司发布24年&25Q1业绩。24年公司收入37亿元,同比-10%,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9%;25Q1公司收入6.8亿元,同比-22%,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59%。 经营分析 1、24年电车PTC收入高增。分业务:24年公司家电PTC/电车PTC/新能源装备/光通信分别收入11.4/5.1/14.7/4.7亿元,同比-10%/+73%/-25%/-6%,毛利率分别18.6%/20.1%/32.8%/10.6%,分别-0.7/-4.0/-3.1/+0.9pct。 2、25Q1净利率环比修复。24年公司毛利率23.35%,同比-0.2pct,四费率9.6%,同比-0.2pct,扣费归母净利率7.8%,同比-2.1cpt;25Q1公司毛利率22.34%,同比-1.35pct,四费率11.74%,同比+1.2pct,环比-3.4pct,扣非归母净利率5.0%,同比-4.4pct,环比+2.1pct,净利率环比提升主因减值降低。 3、积极拓品类拓方向,预镀镍逐步放量。①家电PTC:公司成功开发20余家新客户,与LG、三星等建立联系;②装备:多晶硅装备新签订单减少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拓熔盐储能、半导体加热等新赛道,已签署超1亿元熔盐储能框架协议,完成半导体电加热器送样;③电车PTC:拓展新能源汽车客户,新增10家定点,积极研发座椅通风、按摩、加热等智能座舱产品,液冷板、厚膜加热器等热管理产品;④预镀镍:消费领域,公司已为海四达、海金杜门等十几家客户批量供货,动力领域完成国际知名圆柱电池生产企业验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积极开拓新方向,电车PTC、预镀镍、熔盐储能等业务持续放量,对冲光伏业务下滑,并推动机器人相关业务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9、4.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预镀镍拓展没有到达预期,熔盐储能、汽零新产品拓展没有到达预期,光伏扩产需求持续下滑。
东方电热(30021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20.59亿元,同比增长0.63%;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0.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12.83%。 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较快:二季度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3.88%,环比增长35.13%;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48.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49.35%。利润率方面,公司二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2.15%和10.70%,总体较为平稳。 新能源装备订单集中交付,收入平稳:上半年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上年末结余的在手订单交付相对集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保持平稳。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97,151.95万元,同比下降1.72%,基本平稳;实现盈利17,960.28万元,同比增长5.23%。此外,熔盐储能市场已开始放量,公司开发的熔盐储能技术成为行业标杆,6kv熔盐储能电加热器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持续增长:受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及公司定点的新能源车企订单逐步放量,相关产品大规模量产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13.21万元,同比增长61.80%。此外,公司新定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已与多家车企达成共识,预计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将为公司贡献新的业务增长极。 年底前有望取得大圆柱电池预镀镍量产订单:锂电池预镀镍是公司的重点业务,目前已取得消费类电池量产订单,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前全力推进21700系列及4680系列动力类锂电池预镀镍合金材料的客户验证,争取年底前取得量产订单。此外,公司也会适时启动产能提升计划。我们看好公司在预镀镍领域的发展,公司有望在预镀镍国产替代过程中受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9、4.57、4.77亿元,对应当前PE为12.39、11.90、11.41倍,考虑到公司预镀镍验证进展在国内领先,有望受益于大圆柱电池的放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订单释放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
东方电热(300217) 8月27日,公司公布1H24业绩。24H1公司收入20.6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11%;其中单Q2公司收入11.8亿元,同比+4%,环比+35%,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2%,环比+48%。 经营分析 1、分业务:汽车PTC快速增长。24H1公司的工业装备/家用PTC/光通信/汽车PTC/电池钢壳材料收入分别为9.7/6.3/2.2/1.9/0.3亿元,同比-2%/+0%/-21%/+62%/+74%;毛利率分别为29.9%/18.6%/8.3%/19.7%/-1.3%,同比+4pct/+1pct/-3pct/-4pct/-7pct。 2、整体盈利:Q2利润率略增。24H1公司毛利率22.8%,同比+1.6pct,四费率9.05%,同比平稳,资产+信用减值同比+0.25亿元,其他收益同比+0.17亿元,归母净利率10.3%,同比+0.9pct;单Q2,公司毛利率22.1%,同比-0.6pct,环比-1.5pct,四费率7.9%,环比-1.9pct,资产+信用减值环比+0.09亿元,其他收益环比+0.07亿元,归母净利率10.7%,环比+0.9pct。 3、汽车PTC产销两旺,预镀镍持续推进验证。1)光伏装备:H1多晶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上年末结余的在手订单交付相对集中,熔盐储能市场慢慢的开始放量;2)汽车PTC:定点项目放量带动营收放量,产销两旺;3)家用PTC:整体业务稳定;4)预镀镍:24H1消费领域市场恢复,4680系列动力锂电池客户验证持续推进;5)光通信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激烈,公司光通信产品产销均有所下降。 4、后续展望:公司在国产预镀镍中进展领先,特斯拉、LG、松下等海外电池厂46电池进度整体提速,其中特斯拉明确今年降本目标,计划在年底前量产装车完全采用干法电极的4680电池,我们预计公司H2有望落地海外客户订单,逐步放量;电加热器H2有望持续放量;工业装备我们预计H2有所承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为预镀镍钢国产替代先行企业,消费类已有稳定出货,H2动力类订单有望落地,汽车PTC持续放量,建议关注。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4.3、4.4、4.8亿元,对应PE12、12、1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需求没有到达预期,光伏扩产没有到达预期,预镀镍材料需求没有到达预期。